12件最著名的街頭藝術作品|從班克斯到凱斯哈林,一次看懂城市畫布

by RosyArts
街頭藝術

街頭藝術是這個時代最具活力的藝術形式,在城市的磚牆、建築、列車上誕生,從最初被視為破壞公物的非法塗鴉,到如今在頂級畫廊和拍賣會上創下天價,藝術家們利用公共空間作為畫布,向世界與路過的人表達宣言,本文將深入介紹,世界上最知名的12件街頭藝術作品。

班克斯 Banksy – 氣球女孩 Girl with Balloon

  • 地點:英國,倫敦
  • 年份:2002
街頭藝術

《氣球女孩》最早於2002年出現在倫敦的兩個地點:一是東倫敦肖迪奇區(Shoreditch)一家商店的牆外,二是泰晤士河南岸的滑鐵盧橋下 。南岸的版本旁邊附有一句手寫的短語:「永遠都有希望」(There is always hope)。作品採用 Banksy 的模板(stencil)風格繪製,描繪了一個小女孩伸出手,似乎正要抓住或剛剛放飛一個紅色的愛心形氣球。

2018年10月5日,一幅2006年創作的《氣球女孩》畫布版本在倫敦蘇富比拍賣會上以104.2萬英鎊成交,宣佈成交的瞬間,拍賣廳內響起了警報聲,畫框內的畫布開始向下滑動。Banksy 事後表示,他在多年前就已將碎紙機裝入畫框,以防其有朝一日被拍賣。這件半毀的作品隨後被重新命名為《垃圾桶中的愛》(Love Is in the Bin),並在2021年10月再次拍賣時,以創紀錄的1858.2萬英鎊售出,並被蘇富比譽為「史上第一件在拍賣會上現場創作的藝術品」。

2014年,為紀念敘利亞內戰三週年,班克斯重新設計了這個圖像,讓女孩戴上頭巾,代表敘利亞難民,以此喚起全球對人道危機的關注。這個圖像被投影在巴黎艾菲爾鐵塔和倫敦納爾遜紀念柱等著名地標上,憑藉其深刻的情感力量和豐富的文化內涵,《氣球女孩》在2017年被評為英國人最喜愛的藝術品,形象早已深深烙印在我們的意識之中。

班克斯 Banksy – 擲花者 The Flower Thrower

  • 地點:西岸,耶路撒冷
  • 年份:2003
街頭藝術作品

《擲花者》又名《愛在空中》(Love is in the Air),是班克斯最具標誌性的作品之一。這件大型模板塗鴉作品於2003年首次出現在耶路撒冷附近的伯利恆(Beit Sahour),直接噴繪在分隔以色列與巴勒斯坦、長達760公里、高達8公尺的西岸隔離牆上。地點的選擇本身就是一種直接的政治行動 。作品描繪了一個蒙面的年輕男子,其裝束和姿態都與街頭抗議者無異,正處於奮力投擲的動作中 。   

班克斯在這件作品中進行了巧妙的圖像置換:男子頭戴反向棒球帽,用頭巾蒙住下半張臉,手中即將擲出的並非石塊或燃燒瓶,而是一束色彩鮮豔的鮮花,將一個充滿敵意的動作轉化為傳遞愛與和平的姿態。靈感來源於1960年代的抗議照片,例如法國1968年「五月風暴」期間的影像 。2005年,這幅圖像被用作班克斯暢銷書《Wall and Piece》的封面,並在2003年發行了150個簽名版和600個非簽名版的絲網印刷版畫,也被廣泛複製到各種商品上。

凱斯·哈林 Keith Haring – 我們年輕人 We the Youth

  • 地點:美國,費城
  • 年份:1987

《我們年輕人》壁畫是為了紀念美國憲法頒布200週年而創作的,標題化用了憲法序言中的著名開篇「我們人民」(We the People)。這件作品於1987年9月完成,是凱斯·哈林與來自紐約的CityKids基金會和費城本地的布蘭迪萬工作坊(Brandywine Workshop)合作,並邀請了14名當地高中生共同參與繪製壁畫位於費城南部Point Breeze社區22街和Ellsworth街的交界處。

這幅壁畫是凱斯·哈林所有公共壁畫中,唯一一幅在原始創作地點完整保存至今的作品,畫面洋溢著一種純粹的喜悅和生命的律動,在當時一個相對低收入的社區,傳達了團結、多元、自由與希望,隨著時間的推移,牆體和顏料出現了損壞。2013年,在凱斯·哈林基金會的資助下,費城壁畫藝術項目(Mural Arts Philadelphia)主導了細緻的修復工程,由藝術家金·阿爾斯布魯克斯(Kim Alsbrooks)帶領團隊,將壁畫恢復到1987年最初的樣貌。

愛德華多·科布拉 Eduardo Kobra – 民族 Etnias

  • 地點:巴西,里約熱內盧
  • 年份:2016

巨型壁畫《民族》,官方名稱是《Todos Somos Um》(我們都是一家人),是巴西藝術家愛德華多·科布拉為2016年里約奧運會特別創作的,坐落於經過大規模改造的城市港口區,即奧林匹克大道上,壁畫高15米,長170米,總繪畫面績接近3000平方米,憑藉此規模,被金氏世界紀錄正式認證為「由單一藝術家創作的世界上最大的塗鴉壁畫」。

為了完成這一艱鉅任務,科布拉和他的團隊耗時兩個月,每天工作12個小時,使用了1800升的白色底漆、700升的彩色塗料和3000至3500罐噴漆,壁畫由五張巨大的人臉肖像構成,每一張臉都代表了奧運五環所象徵的一個大洲的原住民,分別是:巴西的塔帕若斯人(Tapajós)、泰國的克倫人(Kayin)、衣索比亞的穆爾西人(Mursi)、北歐的薩米人(Supi)以及巴布亞紐幾內亞的胡利人(Huli)。通過描繪這些在現代世界中常被邊緣化的原住民面孔,向世界說:儘管來自不同的種族和文化,但我們共享著同一個星球,擁有共同的人類傳承,正是奧運所倡導的和平、友誼與團結精神的核心。

Dmitri Vrubel – 我的上帝,助我活過這致命之愛 My God, Help Me to Survive This Deadly Love

  • 地點:德國,柏林
  • 年份:1990

這幅通常被簡稱為「兄弟之吻」(Fraternal Kiss),是俄羅斯藝術家迪米特里·弗魯貝爾於1990年在柏林圍牆倒塌後,在東側一段被保留下來作為「東邊畫廊」(East Side Gallery)的牆體上創作的,壁畫描繪了蘇聯最高領導人列昂尼德·勃列日涅夫與東德領導人埃里希·昂納克之間熱情的「社會主義兄弟之吻」,是柏林圍牆上最著名的塗鴉,將政治的冷酷與一種近乎病態的親密感融合在一起。

壁畫的圖像基於一張真實的歷史照片,該照片由法國攝影師雷吉斯·博蘇(Régis Bossu)於1979年10月7日在東德成立30週年的慶祝活動上拍攝。作品的標題以俄語寫在上方,德語寫在下方 。由於風吹日曬和人為破壞,原始壁畫嚴重褪色。2009年3月,為了迎接柏林圍牆倒塌20週年,包括弗魯貝爾在內的許多原作者被邀請回來,將他們褪色的作品剷除,並在原來的牆面上重新繪製一幅更耐久的版本。

凱斯·哈林 Keith Haring – 毒品是禍害 Crack is Wack

  • 地點:美國,紐約
  • 年份:1986

《毒品是禍害》壁畫位於曼哈頓東哈林區128街和哈林河快速路交匯處的一個手球場的牆壁上,凱斯·哈林於1986年10月3日在此創作了這幅壁畫,旨在向社區發出一個強烈的反毒訊息,以回應當時在紐約市達到流行病程度的快克古柯鹼(crack cocaine)危機,這種廉價而極易上癮的毒品摧毀了無數的家庭和社區,引發了急劇上升的犯罪率和社會動盪,哈林在沒有獲得任何官方許可的情況下繪製了這幅壁畫,這是一次非法的藝術行動,他也因此被警方逮捕。

在媒體報導和公眾的廣泛支持下,市政府的態度發生了轉變。對哈林的指控被撤銷,他僅被處以小額罰款,在原始壁畫被公園管理局塗白覆蓋後,哈林被邀請在原址重新創作。最終,這個地點被紐約市正式命名為「毒品是禍害遊樂場」(Crack is Wack Playground),1995年7月,紐約市公園管理局與凱斯·哈林基金會合作對壁畫進行了修復。

JR – 女人是英雄 Women Are Heroes

  • 地點:巴西,里約熱內盧
  • 年份:2008

《女人是英雄》是法國藝術家JR在2008至2009年間於非洲、巴西、印度和柬埔寨等多地進行的一個全球性藝術項目,將巨幅黑白人物肖像攝影張貼在全球各地的城市建築、貧民窟、甚至邊境牆上,模糊了攝影、街頭藝術和社會行動主義之間的界限,旨在向那些在衝突、犯罪和政治或宗教狂熱中首當其衝,卻依然是社會基石的女性致敬,2008年,JR將這個項目帶到了里約熱內盧最暴力的貧民窟之一——普羅維登シア山(Morro da Providência)。

JR與當地社區合作,拍攝了數十位當地女性的肖像,其中許多是警察與毒販衝突中受害者的親屬,他將這些女性的眼睛和面部的巨幅黑白照片,張貼在貧民窟山坡上密密麻麻的房屋外牆和陡峭的台階上,這個藝術活動發生在一個敏感時期,就在創作幾週前,三名當地年輕人被士兵從社區帶走,交給了敵對幫派並被殘忍殺害,JR後來還在當地建立了名為「Casa Amarela」的文化中心,為社區家庭提供教育和藝術活動。

多位藝術家 – 藍儂牆 The Lennon Wall

  • 地點:捷克,布拉格
  • 年份:1980至今

布拉格的藍儂牆位於小城區的修道院廣場(Grand Priory Square),是一面合法塗鴉牆,歷史可以追溯到1960年代,當時上面寫滿了情詩和反政府訊息。但在1980年12月披頭四約翰·藍儂被謀殺後,一位不知名的藝術家在此繪製了他的肖像,從此這面牆成為了紀念藍儂的場所,這面牆迅速成為捷克年輕人表達對自由渴望的象徵 。   

當局曾一次又一次地用油漆將牆塗白,但新的塗鴉、詩歌和政治標語總會迅速地再次出現 。1988年,這面牆成為了學生與警察衝突的導火線之一,這場和平抗爭運動被稱為「藍儂主義」(Lennonism),如今,這面牆已成為一個官方認可的紀念地,內容不斷被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和藝術家更新,成為一個關於愛、和平與言論自由的符號。

Invader – 太空侵略者 Space Invaders

  • 地點:全球
  • 年份:1998至今

Invader是一位匿名的法國街頭藝術家,他畢業於著名的巴黎美術學院 。他的「太空侵略者」計畫始於1998年的巴黎 。他使用方形的瓷磚,拼貼出源自1978年經典街機遊戲《太空侵略者》及其他8位元遊戲(如《食鬼》)中的像素化角色,然後將這些馬賽克作品秘密地粘貼在世界各地城市的建築物上。   

至今,他的「入侵」足跡已遍布全球超過80個城市,包括東京、洛杉磯和加德滿都等地,他將每一次在一個新城市的安裝行動稱為一波「浪潮」(wave),並將所有作品的位置和照片記錄在他名為「World Invasion」的網站上 。除了馬賽克,Invader還開創了一種被稱為「魔術方塊立體主義」(Rubikcubism)的藝術形式,利用成百上千個魔術方塊拼湊出複雜的圖像,最知名的裝置之一是1999年12月31日安裝在加州好萊塢標誌的「D」字母上的馬賽克。 

D*Face – 愛不會將我們撕裂 Love Won’t Tear Us Apart

  • 地點:法國,巴黎
  • 年份:2017

英國街頭藝術家迪恩·斯托克頓(Dean Stockton),又名DFace,於2017年在巴黎第13區的皮內爾廣場(Place Pinel)創作了這幅名為《愛不會將我們撕裂》的巨型壁畫,這項創作是應Itinerrance畫廊的邀請,在該區進行的一系列大型公共藝術項目的一部分,該區也曾邀請過Invader和Shepard Fairey等藝術家,DFace的創作靈感深受紐約塗鴉場景和普普藝術的影響,作品常以諷刺的方式批判消費主義和美國夢。   

這幅壁畫描繪了一位穿著紅色連衣裙的優雅金髮女子,擁抱著一個臉部為骷髏的男人,這種復古的漫畫風格,讓人聯想到羅伊·李奇登斯坦(Roy Lichtenstein)的作品,而骷髏的形象則為浪漫的場景增添了一絲神秘和怪誕,根據藝術家的闡述,畫中帶有骷髏臉的男人象徵著那些已經不在我們生活中,卻依然存在於我們思緒中的舊關係,溫柔與怪誕的並置,探討了關於身份、表象以及愛與匿名之間關係的主題。 

謝普德·費爾雷 Shepard Fairey – 瑪麗安娜 Marianne

  • 地點:法國,巴黎
  • 年份:2016

這幅名為《自由、平等、博愛》(Liberté, Égalité, Fraternité)的壁畫,是美國藝術家謝普德·費爾雷(又名Obey)在2016年為回應2015年巴黎恐怖襲擊事件而創作的,壁畫位於巴黎第13區,主體是法國共和國的象徵——瑪麗安娜的肖像,旨在向法國人民表示支持和團結,畫中的瑪麗安娜形象,靈感來源於美好年代(la Belle Époque)時期印刷業常用的一種流行裝飾圖案。

2020年12月,一群抗議者對壁畫進行了修改,他們用白色油漆劃掉了「自由、平等、博愛」的格言,並在瑪麗安娜的臉上畫上了紅色的血淚,同時加上了#MariannePleure(瑪麗安娜在哭泣)的標籤,以抗議他們認為的社會不公和政府政策。費爾雷對此作出回應,表示他支持抗議不公的行為,並於2021年2月親自更新了壁畫,在瑪麗安娜的臉上留下了一滴眼淚。他還發行了一款新的限量版版畫,名為「行動勝於空談」(L’action Vaut Plus Que Les Mots),將所有利潤捐給了慈善機構。

帕夫洛斯·察科納斯 Pavlos Tsakonas – 手 Hands

  • 地點:希臘,雅典
  • 年份:2011

於2011年繪製於雅典市中心的Pireaus街,靠近奧莫尼亞廣場(Omonia Square),覆蓋了一整棟公寓樓的側面 ,作品由雅典藝術家帕夫洛斯·察科納斯(Pavlos Tsakonas)和馬諾利斯·阿納斯塔薩科斯(Manolis Anastasakos)以及雅典美術學院的學生們共同創作,是希臘環境部發起的城市美化項目的一部分。

壁畫的靈感來源於德國文藝復興時期大師阿爾布雷希特·杜勒(Albrecht Dürer)在1508年創作的著名素描《祈禱的手》。然而,察科納斯對原作進行了顛覆:他將祈禱的雙手上下倒置,看起來像是從天而降,改動引發了多種解讀,其中最流行的一種認為,這不再是人類向神祈禱,而是神在為苦難中的人類祈禱,因此這幅作品也被稱為「祂在為我們祈禱」(He is praying for us),在希臘經濟危機的背景下,這幅作品迅速成為雅典最經典的街頭藝術之一。


謝謝你的閱讀!

歡迎到RosyArts藝術專屬頁面:連結

參考資料:

Witek, D. (2021, July 8). The 10 most famous pieces of street art in the world. Artsper.

Randall, K. (2023, May 2). 12 iconic graffiti art murals to stop you in your tracks! TheCollector.com.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