侯冠廷以路殺與腐敗為靈感,運用刺繡與拼布等傳統技藝,將令人不適的主題轉化為細緻的纖維作品。藉由層層紋理引導觀者直視死亡與暴力,在碎片化的時代中創造一處能夠慢下來、沉思的空間。本文將專訪這位怪誕、細膩又矛盾的藝術家,一起看看他的這些系列的作品。
浪漫的闡述
⼀個⾬過的夏⽇午後,我在樹下的陰影遇⾒了你。潮濕的泥⼟覆蓋在⽪膚上,浸潤了空氣裡的水氣,使你的輪廓柔和而微光浮動。雖然看起來有點狼狽,卻讓肌理下的⾎⾊更顯紅潤,如同熟透的果實,在陽光初透的隙縫中微微顫動。
像你剛來到世界的那樣。
不知你在這裡沈睡了多久,你散發的⾹氣吸引⼀旁的不速之客。蒼蠅盤旋,如嗜甜的旅人被引誘至一場無聲宴會。你並不是腐朽,而是被時間遺忘、令⼈垂涎欲滴的蜜蘋果。
我的繆思,讓我帶著你⾛吧!沿著你的紋理打造⼀座浪漫的永恆之地。
Q. 為什麼選擇刺繡與拼布談論死亡?
A. 對我來說,纖維藝術,特別是刺繡與拼布,不只是時間的累積,而是一種能夠深入內心世界的方法。從觀察路殺動物與身體腐敗的現象開始,最初是被那種腐敗形體呈現的「非人」樣貌所吸引:毛皮剝落、骨頭裸露、血與土混合的質感,這些特質會隨著時間改變形象、質地、無時無刻都在發生生變化。腐敗乍聽之下有時效性,但在此刻卻是不受時間限制而緩慢的存在。它們彷彿超越語言、道德與審美的邊界,成為某種不可忽視的、失控的現實。
Q. 「腐敗」聽來轉瞬即逝,你如何看待這個過程?
A. 沈重的屍體最終往往只留下一灘漬痕,如一縷輕煙悄然離場。我對這樣的矛盾的狀態感到著迷,並且在轉化為作品的過程中得到一種快感,悲傷卻又感到滿足。好像可以在這些殘骸中,看見時間作為一種力量,如何在形態與物質上留下痕跡。也好像讀出了社會如何排除某些存在、壓抑死亡與脆弱的現實。這些屍體像鏡子一樣,反映出文明秩序下潛藏的野蠻與暴力。
Q. 你希望作品帶給觀眾什麼經驗?
A. 生活中難免有些壓迫,而這些挫折迫使人們面對恐懼或思考問題的所在,甚至是直面不可凝視的心理狀態。我的作品中經常放大擷取動物屍體的局部畫面,在閱讀作品時會無法避免的直視。血跡斑斑、扭曲變形甚至帶有腐臭的屍體被五彩繡線、柔軟的布料重新拆解、拼貼,將死亡帶入作品。因此我喜歡觀察人們閱讀作品時的反應,嘗試將觀眾引導進一種親密卻又不安的狀態,讓他們在細緻的肌理之中,逐漸意識到面對的是一具「失格」的軀體,是「無用之物」。將死亡帶入作品,同時也帶來創造。既是生也是死、是美也是醜,不斷製造矛盾是我認為做作品有趣的地方。
Q. 對比作品中的「慢」,你如何看待現在的「快」?
A. 時代的速度太快了,我們有多久沒有好好地專注在一件事情上,即使那本身不具有任何利益關係?大眾總是容易將焦點放在事物的表面,只做看得見的累積,對於目標趨之若鶩,放任光線照顧不到的角落雜草叢生。媒體的利刃將生活切得瑣碎,蒙太奇的切換跳躍讓思考暈頭轉向,紛亂的雜訊堵滿空間的縫隙。人們對於過飽和的世界早已習慣,當周遭空無一物的時候反而開始躁動不安,像是抽光了缸裡所有的水,只能不斷地彈跳掙扎著。我們好像一直被時間追趕而急急忙忙,匆促的下每個決定,還沒來得及後悔就得跳上下一班列車。我在想,會不會直至面對死亡的時候,依舊像快溺死的金魚顯得既徬徨又無力?
Q. 創作時都在想什麼?
A. 我喜歡全心全意地只投入在一件作品上。想像它看起來,是飽滿或是乾扁;想像它摸起來,是濕潤或是粗糙;想像它聞起來,是芳香或是惡臭。將注意力對焦在某件事物上的時候,周圍的時間彷彿靜止般凝結,所有感官被放大,安靜得好像能聽穿心臟的跳動聲。
當我注視馬路上的動物屍體,熙來攘往的車輛都漸退到思緒的後面,我蹲下來分析破碎的骨骼,細數黏稠的毛髮,時間被延展的好慢好慢,好像有不可思議的白色空間包覆著自己。創作是一把鑰匙,我抓握被放大的時間感,試圖找回快時代沖刷下被媒體剝奪的感官。
Q. 反覆凝視死亡後,有得到什麼體悟或感想嗎?
A. 我不斷地創作,也不斷地自省。並逐漸理解,這些圖像不只是關於死亡與暴力,而是關於存在本身。
侯冠廷
Instagram: @whitechicken_fiber
網站:whitechicken64013.wixsite.com/houguanting
RosyArts|收藏每一道手作光
想看更多創作故事?點這裡 ➜ 探索更多手作創作者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