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kyscanner 評價與訂票教學|安全嗎?如何避開陷阱,買到便宜機票?

by RosyArts
Skyscanner 評價

今天這篇文就要來全方位介紹赫赫有名的 Skyscanner,以及它的訂票方法、注意事項、常見問題等等,現在要找到便宜機票,比以前簡單很多。搜尋票價的選項很多,有 Google Flights、Expedia、Orbitz、Momondo、Trip.com、易遊網、雄獅等等,現在超多網站都標榜能找到最便宜的票。

說實話,沒有任何一個網站是「唯一」或「最好」的,每個網站都有盲點。

但在我用過的所有搜尋網站中,Skyscanner 是我一直以來的最愛,就是方便好用有名哈哈,而且有全球性的搜尋能力,幾乎是地毯式搜索,確保沒有漏網之魚。雖然操作起來非常直觀,但因為它的功能實在太多了,所以最好還是先有一份指南,這樣才能把所有功能都發揮到極致,找到最棒的優惠!

Skyscanner 簡介

許多人對它的第一印象是「訂機票的網站」,但這個理解只對了一半,而遺漏的另一半,正是所有風險的來源。正確認識 Skyscanner:它是一個「機票比價網」,不是旅行社 (OTA)

讓我們先建立一個最核心的觀念:Skyscanner 本身不賣任何一張機票

Skyscanner 的真實角色是一個功能強大的「機票搜尋引擎」與「價格整合平台」,就像一個勤勞的機器人,在幾秒鐘內幫你跑遍全世界上數百家航空公司(如長榮、華航)以及線上旅行社 (Online Travel Agency, OTA)(如 Trip.com, Kiwi.com, eDreams 等),將所有找到的航班與價格,按照你的需求排序好,整齊地呈現在你面前。

當你找到喜歡、適合的航班並點擊「選擇」或「前往預訂」時,Skyscanner 就會將你「傳送」到該航空公司官網或第三方 OTA 的頁面去完成最終的付款步驟。請記住關鍵:最終的交易對象是「航空公司」或「你選擇的那個線上旅行社」,而非 Skyscanner 本身。 理解這一點,就避開了後續的潛在風險,如果你發現要在 Skyscanner 上面買機票,那就是詐騙網站。

時至今日,全球每月有超過「一億」人使用它的 App 和網站,每天搜尋的票價次數更高達 800 億次,是全球最大的搜機票網站之一。

Skyscanner 優缺點

優點:為什麼它依然是機票比價首選?

  • 強大的搜尋彈性
    • 如果你的假期是彈性的,可以試試搜尋「整個月」甚至是「最便宜的月份」。系統會以圖表或日曆形式,清楚標示出哪一天的票價最低,輕鬆規劃最划算的旅行。
  • 目的地探索功能
    • 還沒有決定要去哪裡嗎?在目的地欄位輸入「世界各地」,系統就會根據你的出發地,由便宜到貴,列出飛往全球各國的價格,成為探索未知旅程很好的靈感來源!
  • 價格通知功能
    • 鎖定了特定航線,但覺得價格還不夠漂亮?只要點擊「設定價格通知」,Skyscanner 就會默默監控票價波動。一旦價格下跌,便會第一時間透過 Email 通知。

缺點:Skyscanner 訂票風險有哪些

  • 價格浮動
    • 你可能遇過,在搜尋頁看到的價格,點進去到最終付款頁時卻變貴了。通常是因爲部分 OTA 的價格快取(Cache)更新不及,或是最便宜的艙等剛好被搶購一空。所以建議將搜尋結果當作參考,以最終付款頁面的金額為準。
  • 客服斷層
    • 因為你的訂單是在 OTA 或航空公司完成的,當你需要改票、取消、或遇到任何航班問題時,Skyscanner 是完全無法介入處理的。必須直接聯繫你當初付款的那個平台,這也讓選擇一個可靠的平台變得至關重要。
  • 業者素質參差不齊
    • 這是最重要的 Skyscanner 訂票風險Skyscanner 合作的對象遍佈全球,品質有好有壞。有些不知名的小型 OTA 會用極低的價格吸引你,卻可能在客服、行李規定、或是退改簽政策上設下陷阱,因此一定要仔細查好你要訂的航空公司、或 OTA 的評價再訂。

Skyscanner 怎麼買最便宜?高手不說的 5 大絕招

第一招:日期彈性化 – 啟用「整個月」搜尋大法

使用時,只需要輸入你想要的旅遊日期(可以指定日期,也可以搜尋整個月份)和目的地,然後,噹啷!所有航班就都跑出來了,可以輸入機場、城市,或是整個國家。

Screenshot

特別推薦「月份」檢視模式,可以馬上看到哪幾天飛最便宜!即使已經有確定的日期,快速看一下也很有幫助,有時候只要能把日期挪動個幾天,就能省下好幾千塊(甚至更多!):

(備註:如果某個日期上沒有顯示價格,不代表那天沒有航班。這只表示最近沒有人搜尋過這個航線,所以 Skyscanner 沒有即時的資料。這些日期仍然可搜,只要你一點進去,價格就會馬上更新。)

第二招:價格自動化 – 設定「價格通知」等最佳買點

機票價格瞬息萬變,到底「Skyscanner 什麼時候買最便宜?」這題可以用「獲取價格通知」這個功能來回答。

當你搜尋完一個航線後,如果對當前價格不滿意,可以找到左上角的「設定價格通知」按鈕,點下去。之後只要這條航線的票價出現明顯下跌,就會自動發 Email 通知你。這招堪稱「守株待兔」的懶人神技,不用天天查,也能在最佳買點入手。

第三招:機場擴大化 -「鄰近機場」可能更便宜

許多大城市都不只有一座機場,像巴黎、紐約等等,不同機場的票價可能會差很多。例如,搜尋東京時,除了成田機場 (NRT),別忘了也把羽田機場 (HND) 加進來;去大阪關西,也可以看看神戶機場 (UKB) 的選項。

在搜尋時,直接輸入城市名。Skyscanner 會自動將主要機場周邊的小型或廉航基地機場一併納入搜尋範圍,有時候多花一點陸地交通的時間,就能換到非常漂亮的價格。

第四招:「探索任何地方」功能 – 看飛哪最便宜!

Skyscanner 上最酷的功能就是「探索任何地方」(Explore Everywhere) 選項。可以從任何指定的機場,搜尋飛往世界各地的最便宜機票。如果你有一段確定的旅遊時間,但對去哪裡抱持開放態度(只要哪裡便宜就去哪裡)那就可以試試這個功能。

Skyscanner 就會幫你把全世界從便宜到貴列出來。可能會很驚訝,飛往某個從沒想過的國家的機票,竟然比去墾丁還便宜哈!

第五招:破解迷思 – 無痕模式真的有用嗎?

「網站會記錄你的搜尋,越查越貴」的傳聞時有所聞。這背後的原理是 Cookie,一種網站用來追蹤使用者行為的小檔案。部分航空公司或 OTA 的確可能利用 Cookie 進行「動態定價」,對頻繁查詢的買家顯示稍高的價格。

那麼,使用瀏覽器的「無痕模式」真的有用嗎? 答案是:有一定幫助,但並非萬靈丹。

無痕模式或手動清空 Cookie,可以像一個「新訪客」一樣去查詢票價,這是一個很好的「數位衛生」習慣,能確保看到的是相對乾淨的基準票價。雖然還是無法改變機票本身的供需波動,但可以試試看。

Skyscanner 訂票教學

在活用了前面幾招後,可能有想要開始訂機票了,這邊就說一下步驟跟要注意的事情

Step 1:檢視「最佳」、「最便宜」與「最快」三大指標

點進搜尋結果頁面後,先別急著往下捲。Skyscanner 會在頁面最上方,貼心地為你整理出三個快捷選項:

  • 最佳 (Best): 綜合考量價格、飛行時間和轉機次數後,系統認為 CP 值最高的選擇。
  • 最便宜 (Cheapest): 不考慮其他因素,單純價格最低的選項。
  • 最快 (Fastest): 飛行與轉機時間加總最短的選項。

這三個標籤是快速鎖定目標的好幫手。

Step 2:篩選:選聯盟、轉機、時間

如果有特定偏好,可以從左側去選。像是經常搭長榮,或是星空聯盟,要累積里程的,就可以勾選航空聯盟。不喜歡在凌晨搭飛機的,就選一下出發時間。

總共有這些可以挑:

  • 轉機次數
  • 出發時間(去程與回程)
  • 旅程總時長
  • 航空公司與航空聯盟(星空聯盟、天合聯盟、寰宇一家)
  • 機場(對於擁有多個機場的城市。還可以開啟選項,指定在同一機場出發和返回)
  • 碳排放量(開啟此選項將只顯示碳排放較低的航班)

Step 3:點擊「選擇」,比較售票平台

篩選完畢,並鎖定了一個航班後,點擊「選擇」按鈕。

這時將會進入一個全新的頁面。頁面上會列出所有提供這張完全相同機票的售票網站,包括航空公司官網以及多家線上旅行社 (OTA),並清楚標示出各自的價格。

Step 4:優先選擇航空公司官網

在這個充滿誘惑的列表,請記住最重要的黃金法則:永遠優先選擇直接跟航空公司預訂。

在最下面會有航空公司的官網,即使官網的價格可能比某些第三方網站貴上幾百塊,這筆錢也絕對值得花,以防萬一。

因為萬一旅程發生任何變故(例如航班延誤、取消、需要改票或退款),航空公司才有直接的責任與義務為你處理。 可以直接聯繫航空公司的客服,獲得最即時、有效的幫助。

反之,如果你是透過第三方 OTA(如 Expedia, MyTrip, Kiwi.com, 易遊網, 雄獅等)預訂,當問題發生時,你就必須先通過這個「中間人」去跟航空公司溝通,整個流程會變得緩慢且複雜,這也是許多旅遊糾紛的根源。多花一點點錢,是為了幫你省下未來可能發生的麻煩。

Step 5:最後提醒,記得買保險

無論最終是透過誰預訂機票,也無論搭乘的是哪家航空公司,都請務必在出發前購買旅遊不便險與醫療險。

旅遊保險是旅途的終極安全網,能保障你在遇到突發狀況時的非預期開銷,包括班機延誤或取消造成的額外住宿餐飲費、行李遺失或損壞的賠償、海外突發疾病的醫療費用等。是確保你能夠安心享受旅程的最後,也是最重要的一塊拼圖。

其他功能

一次去多個城市

如果正在規劃一趟包含多個目的地的旅程,可用「多個城市」(Multi-city)功能,可以讓你在一個行程中加入最多六段航程。這對於正在計畫環遊世界、想預先把主要航班都訂好,簡便整理行程的人來說,簡直完美!

也可以利用這個工具來尋找和預訂並非所有航段都相連的航班。例如,假設你想走「紐約-馬德里-巴黎-倫敦-紐約」的路線,但打算從巴黎搭火車到倫敦,所以不需要這段的機票,是可以跳過某些航段的,在規劃和預訂時有極大的彈性。

飯店與租車

雖然主要以機票搜尋引擎聞名,但他們也提供飯店和租車的搜尋服務。我個人認為在這兩方面有其他更好的選擇,所以我大概還是會專注於用它來找機票,但多方比價看看,看他們的價格是否比其他地方便宜,總是不吃虧的。

常見問題

在 Skyscanner 訂票後,機票有問題要找誰?

A: 請直接聯繫你最終付款的對象,也就是「航空公司」或你選擇的「線上旅行社 (OTA)」。Skyscanner 只是搜尋平台,並未經手交易,因此無法修改訂單。

Skyscanner的價格含稅嗎?

搜尋頁面顯示的通常是含稅參考價。然而,當被引導至「部分」 OTA 的網站後,它們可能會在最後的付款步驟才將稅金、服務費,或是將最關鍵的「托運行李費用」加上去。

無論如何,請務必以「最終付款頁面」的總價為準。在輸入信用卡號碼前,仔細檢查費用明細,確認價格是否已包含你所需要的托運行李件數與重量。

廉航的魔鬼細節

透過 Skyscanner 找到的超低價機票,有很大概率是廉價航空(LCC)。廉航的票價之所以誘人,是因為它將所有非必要的服務都拆分出來,變為加購選項。

當你預訂廉航機票時,請抱持著「所有服務都要錢」的心理準備,並仔細檢查以下項目:

  • 托運行李:需要另外購買。
  • 手提行李:有嚴格的尺寸、重量與件數限制,超出範圍將收取高額費用。
  • 飛機餐飲:水和食物都需要付費。
  • 線上選位:想要指定座位,需要額外付費。

到底該不該用 Skyscanner?

答案是肯定的。Skyscanner 是絕對必用的搜尋神器,但必須做一個聰明的預訂者。

它能為你省下大量的時間與金錢去尋找最便宜的機票,但「預訂」的智慧則掌握在你手中。為了讓你趨吉避凶,請參考以下:

  • 【首選】:當價差不大時(例如在 500 元台幣內),請優先選擇航空公司的官方網站進行預訂。這是最能確保服務品質與後續問題處理效率的方式,等於是為旅程買了最基本的保險。
  • 【次選】:當價差較大,值得考慮第三方 OTA 時,請務必選擇評價高且廣為人知的品牌(如 Trip.com, Agoda 等)。
  • 【務必避開】:無論票價多麼誘人,都請直接避開那些評價過低、或是你完全沒聽過的 OTA 網站,以防因小失大。

Skyscanner 買機票安全嗎?會是詐騙嗎?

使用 Skyscanner 平台本身是完全安全的。

許多人可能不知道 Skyscanner是哪裡的公司?它是一家於 2003 年在蘇格蘭愛丁堡成立、現已成為全球旅遊業龍頭的英國科技公司。在全球擁有極高的聲譽與公信力,其商業模式是提供強大的「旅遊搜尋引擎」,而非直接銷售商品。

Skyscanner 的角色是你的「資訊情報員」,幫你搜集、比價,但它完全不經手你的任何金錢交易。當你預訂時,你是被轉發到航空公司或線上旅行社 (OTA) 的官網去完成付款。因此,「Skyscanner 訂票可靠嗎?」這個問題的核心,並不在於 Skyscanner,而你選擇透過它「連結到哪一個平台」去購買。

PTT/DCARD 評價怎麼樣?

經驗分享非常兩極。一方面是成功搶到超便宜機票的「炫耀文」,分享去日韓玩一趟機票不到五千的喜悅。另一方面則是慘痛的「血淚史」,例如英文姓名拼錯一字、姓與名填反、沒注意到轉機需要簽證、或是護照效期不足等,這些往往是與 OTA 溝通時最難解決的問題。

網友共識:保持警惕,再三確認。對於那些價格低得「不合常理」的 OTA 絕對要保持警惕。如果連到不知名線上旅行社 (OTA),最常見的「災情」包括:刷卡後訂單被無預警取消、客服電話永遠打不通、退款流程長達數月甚至遙遙無期等。

同時,鄉民也一致公認,在「做功課」階段,Skyscanner 是無可取代的神器。強大的比價功能,能在茫茫機海中,快速找到意想不到的「神價」,對於規劃行程、掌握預算有著極大幫助!


希望這篇文章有幫到你!

RosyArts|你的質感生活線上指南

想看更多質感內容?點這裡 ➜ RosyArts 生活專區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