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什科夫斯基 Moszkowski] 生平、音樂風格、知名鋼琴作品 – 浪漫、華麗與輕盈

by Rosy

莫里茲·莫什科夫斯基(Moritz Moszkowski),1854年生於波蘭,是一位19世紀末的波蘭裔德國鋼琴家、作曲家,他的作品主要以其輕巧靈敏的技巧和吸引人的旋律而聞名,在這篇文章中,將會探索他的音樂風格與生平、他的知名鋼琴作品的介紹以及聆聽導覽。

莫什科夫斯基的作品與風格

莫什科夫斯基的音樂風格主要體現在其鋼琴作品上。他自己本身的鋼琴演奏技巧就很出色,受到歐洲觀眾的熱烈推崇,作品被形容為「缺乏男性與女性的特徵」,他的音樂迅速成為轟動一時的作品,並且在舞台和音樂廳的主要作品中也取得了相當的成功。

創作以其輕巧、明快和技巧性強的特點而聞名。他的許多作品在其表面的流暢和光鮮之下,都需要相當高的技巧才能駕馭。

在他的作曲生涯中,他創作了大量的鋼琴獨奏作品,主要以其閃耀的鋼琴作品而聞名。(雖然他還創作過一部歌劇、一部全長芭蕾舞劇、三部管弦樂組曲、一部交響曲(仍在手稿中)、歌曲、協奏曲和室內樂——但這些作品幾乎都被忽視或遺忘。)

莫什科夫斯基創作了超過200首小型鋼琴作品,其中以西班牙舞曲Op.12最為著名,這些作品使他在當時大受歡迎,其中一些後來被編排成鋼琴獨奏及管弦樂作品。他的早期作品《小夜曲Op.15》曾廣為流傳,並改編為歌曲《Liebe, kleine Nachtigall》。

莫什科夫斯基最知名的作品可能是他的十五首《鋼琴技巧練習曲Op.72》,這些作品曾被如弗拉基米爾·霍洛維茲和馬克-安卓‧漢莫林等鋼琴家演奏。他的許多小型鋼琴作品,如《火花》(Étincelles),至今仍是古典音樂會的安可曲目。

他還創作了包括兩部鋼琴協奏曲(一部B小調協奏曲Op.3,創作於1874年,直到2011年才重新發現並於2013年出版,另一部為1898年的E大調協奏曲Op.59)、一部C大調小提琴協奏曲Op.30、三部管弦樂組曲(Op.39、47、79)以及一部交響詩《聖女貞德Op.19》。他的歌劇《博阿卑德爾,最後的摩爾國王Op.49》以格拉納達的圍城為歷史背景,於1892年4月21日在柏林宮廷歌劇院首演,並於次年在布拉格和紐約上演。儘管這部歌劇未能留在劇目中,但其舞蹈音樂在幾年內非常受歡迎。他還創作了三幕舞劇《勞倫Op.49》,該劇於1896年在柏林首演。

他的音樂深受浪漫主義影響,展示了細緻的旋律線條和華麗的和聲。作品常常帶有激情,但同時也不失優雅和輕盈,使人聯想到蕭邦和孟德爾頌的風格。

莫什科夫斯基的作品也有一種鮮明的西班牙風情,尤其是他的西班牙舞曲,在這些作品中,他成功地融合了拉丁音樂元素和他的個人風格。

波蘭著名鋼琴家伊格納西·帕德雷夫斯(Ignacy Paderewski)基曾說過:「在蕭邦之後,莫什科夫斯基最懂得如何為鋼琴寫作,他的作品涵蓋了鋼琴技巧的全部範疇。」雖然今天知名度較低,但他在十九世紀末卻廣受尊敬且非常受歡迎。

生平

莫什科夫斯基於1854年8月23日出生於布列斯勞(現在的波蘭弗羅茨瓦夫),出自一個富裕的波蘭猶太家庭,他的父母都是波蘭猶太人,兄弟亞歷山大·莫什科夫斯基(Alexander Moszkowski)是柏林著名的諷刺作家。

他在童年時期在布列斯勞學習音樂,但是在16歲的時候,他移居到柏林,在那裡進行了更深入的學習,先後在茱莉亞斯·斯特恩音樂學院學習鋼琴(師從愛德華·弗蘭克)和作曲(師從弗里德里希·基爾),之後在西奧多·庫拉克的音樂學院繼續學習作曲(師從理查德·維爾斯特)和管弦樂編曲(師從海因里希·多恩)。

1871年,他接受了庫拉克的邀請,成為音樂學院的老師;他還是一位非常熟練的小提琴家,偶爾會在樂團中擔任首席小提琴。

1873年,莫什科夫斯基首次以鋼琴家的身份登臺演出,很快開始在周邊城市巡演,積累經驗並建立自己的聲譽。兩年後,他便在李斯特親自邀請的選定觀眾面前,與李斯特一起演奏了他的鋼琴協奏曲雙鋼琴版。

自1875年起,他繼續在柏林音樂學院任教,隨著他鋼琴演奏的聲譽和作曲才華,他很快在歐洲各地巡演,也開始在指揮方面獲得認可。

到了1880年代中期,莫茨科夫斯基因為手臂的神經問題,逐漸減少了鋼琴獨奏的活動,轉而專注於作曲、教學和指揮。

1887年,他受邀前往倫敦,並有機會介紹他的多部管弦樂作品。在那裡,他被授予皇家愛樂學會的榮譽會員稱號。三年後,他的妻子離開了他,與詩人路德維希·富爾達(Ludwig Fulda)私奔,兩年後正式離婚。

1897年,名聲大噪且財富積累的他搬到巴黎,與兒子和女兒一起住在新街(rue Nouvelle)。1906年,他失去了17歲的女兒西爾維亞,而他的兒子當時正在法國軍隊服役。在巴黎,他經常受到音樂學生的邀請,並且總是樂於投入時間指導有抱負的音樂家。每到夏天,他便會租住法國小說家和詩人亨利·穆爾熱的別墅,位於蒙蒂尼-蘇-洛瓦涅小鎮(Montigny-sur-Loing)附近。

1899年,柏林學院選舉他為院士。他多次受到鋼琴製造商的邀請,前往美國展示鋼琴,儘管有著豐厚的報酬,但他始終拒絕了這些邀請。

到1908年,54歲的莫茨科夫斯基已經變得隱居,因為他的健康狀況不佳。隨著名氣的逐漸衰退,他的事業也開始步入衰退。他不再收徒教作曲,因為「他們想寫像史克里亞賓、史特拉汶斯基、德布西和薩提這樣的藝術狂人……」等等更狂放的前衛風格。

在他生命的最後幾年,他陷入貧困,因為他將所有的版權出售並將這些資金投入了德國、波蘭和俄羅斯的債券和證券,結果在戰爭爆發後,這些資產全部變得一文不值。兩位曾經的學生,約瑟夫·霍夫曼和伯恩哈德·波拉克,伸出援手。在波拉克的幫助下,他把莫什科夫斯基的歌劇《博阿卑德爾》改編成鋼琴樂譜,送到萊比錫的彼得斯出版社,從中賺取了額外的10,000法郎版稅,同時霍夫曼和他自己還各自捐贈了10,000馬克和5,000馬克。

1921年12月21日,當時他病重且負債,他的朋友和崇拜者們在卡內基音樂廳為他安排了一場盛大的紀念音樂會,15架鋼琴同台演奏,多位鋼琴家一同參演,弗蘭克·達姆羅什指揮。這場音樂會的收入為13,275美元(相當於2017年5月的187,793.67美元),其中一部分被轉入紐約國民城市銀行巴黎分行,以便立即支付莫什科夫斯基的財務困難,並通過大都會人壽保險公司購買了一筆年金,每年將為他提供1,250美元,直至他去世。

莫什科夫斯基後來於1925年3月3日在巴黎去世,所籌得的錢則被用來支付他的葬禮費用及給他的妻子和兒子。

作品介紹

鋼琴練習曲,Op. 72

莫什科夫斯基的作品72是一套包含15首鋼琴練習曲的作品,每一首都體現了一種特定的鋼琴技巧,如迅速的琶音、跳躍和裝飾音等。

這套練習曲的特點是將技術練習與富有藝術性的音樂創作結合起來。每一首練習曲在強調某一種或多種鋼琴技巧的同時,也透過豐富的旋律和和聲來創造吸引人的音樂效果。集結了莫什科夫斯基對於鋼琴技巧和音樂性的理解,並展示了他的寫作才華。

以下是對其中幾首練習曲的簡要介紹:

  1. 第1號 “Perlentropfen”(珍珠般的淚滴):這首練習曲著重於右手的迅速和準確的琶音技巧。
  2. 第3號 “Studie in Sekunden”(秒音練習曲):這首練習曲強調雙手快速演奏秒音的技巧。
  3. 第5號 “Gondoliera”(貢多拉船歌):這首練習曲練習了左手持續的鋼琴技巧,並描繪出了威尼斯貢多拉船歌的情境。
  4. 第7號 “La Jongleuse”(雜耍女):這首曲目鍛鍊了演奏者的跳躍技巧,就像一個雜耍藝人在空中投擲並接住球一樣。
  5. 第13號 “Tarantelle”(塔蘭特拉舞曲):這是一首節奏感強烈的練習曲,藉由模擬意大利傳統的塔蘭特拉舞曲,訓練演奏者的速度和節奏。

請注意,這些練習曲並沒有明確的”故事”內容,而是透過標題和音樂風格帶來某種特定的情境或氣氛。然而,這些練習曲的主要目的是提供一種技術練習的手段,同時也能讓演奏者享受音樂的樂趣。

La Jongleuse,Op.72 No. 7

La Jongleuse”(意為 “雜耍女” 或 “耍球者”)是莫什科夫斯基作品72中的第7首練習曲。這首作品是莫什科夫斯基風格的一個典型代表,以其技巧性和音樂性的平衡以及引人入勝的旋律而聞名。

在這首作品中,莫什科夫斯基使用了迅速的跳躍和重複音,來模擬雜耍藝人在空中投擲和接住球的動作。這種技巧要求演奏者具有高度的手指獨立性和准確的控制力。

“La Jongleuse” 的音樂風格活潑而有趣,充滿了節奏變化和旋律的發展。這首作品不僅鍛煉了演奏者的技巧,也提供了一種享受音樂和展現個人風格的機會。這首作品可以說是一個寓教於樂的例子,展示了技巧練習曲可以如何成為一種藝術創作。

雖然”La Jongleuse”對於技巧的要求很高,但是對於熟練的演奏者來說,這首曲子可以帶來很大的樂趣,並為他們提供了一種展現其技巧和表達力的機會。因此,這首作品在音樂會和音樂比賽中常常被選為表演曲目。

“Caprice Espagnol”,Op. 37

莫什科夫斯基的 “Caprice Espagnol”,Op. 37 是一首描繪西班牙風情的鋼琴作品。這首作品以其明亮、節奏強烈和技巧性高的特點而著名。

在這首作品中,莫什科夫斯基巧妙地融合了他的技巧與西班牙音樂元素,創造出一種活躍而又感染人的效果。這首曲子需要演奏者有高超的技巧來展現出其節奏變化和動態對比,以及複雜的音樂紋理。

此曲的開頭節奏明快,旋律激昂,充分體現了西班牙舞蹈的熱情與活力。接下來的部分,曲調變得稍微緩慢,旋律線變得柔和,彷彿帶領聽者進入了一個夢幻般的場景。然後,音樂再次變得激昂起來,帶領聽者回到最初的西班牙節奏,並以此達到高潮。

Étincelles,Op.36 No.6

“Étincelles” 或 “Sparks”,作品36,第6號,是莫什科夫斯基最受歡迎和最為人所知的作品之一。這首曲子以其生動的節奏和激昂的旋律而聞名,名字 “Étincelles” 在法語中的意思是 “火花” 或 “閃光”,非常準確地描繪了這首曲子的特質。

“Étincelles” 是一首為鋼琴獨奏所寫的作品,這首曲子充分展示了莫什科夫斯基的鋼琴寫作技巧和音樂風格。這首曲子著重於速度和明快的節奏,充滿了複雜的裝飾音和速度非常快的音階。這樣的技巧需要演奏者有出色的手指獨立性和優秀的琶音技巧。

這首曲子的開頭是一個活潑而快速的主題,這個主題在整首曲子中不斷重複出現,並穿插著一些更溫柔、更寧靜的片段。然而,無論是在快節奏的主題還是在慢節奏的片段中,都充滿了那種火花四濺的活力和能量。

莫什科夫斯基是一位多產且多才多藝的作曲家,作品範圍廣泛,涵蓋了許多音樂風格和形式。展現了他卓越的音樂才華和深深的情感表達。他的作品不僅對音樂家和學生具有教育價值,對於聆聽者來說也具有極高的藝術享受,歡迎大家多多探索!

想知道更多20世紀的歐洲作曲家與他們的作品嗎?歡迎閱讀>>

布索尼與他的3部知名鋼琴作品 – 遠超預期的音樂天才 | FERRUCCIO BUSONI

巴爾托克與他的知名鋼琴作品介紹 – 在節奏與和聲間遊走的狂野旅程 | BÉLA BARTÓK

You may also lik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