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布西的《中斷的小夜曲》(La sérénade interrompue)為他的前奏曲集第一冊中的第九首,於1910年發表。德布西常常從生活、文學、畫作甚至自然景觀中獲取靈感,並以情境、情緒和景象為中心,也受到其他音樂風格的影響,常常具有模糊的調性和獨特的和聲,讓我們一起更深入了解這首有點西班牙的曲子!
中斷的小夜曲 線上聆聽
中斷的小夜曲 創作故事
許多評論家認為,這首曲子彷彿描繪了一位羞澀的年輕人站在少女窗前,以吉他和情歌示愛,但他的演奏不斷被打斷,顯得顛簸不順。最終,當女主角對他的示愛表現出冷淡的態度,這位年輕人就帶著失落的心情離開了。
德布西在教學這首曲子時,據說曾口頭評論道:“oh, le pauvre type,”即「哎,這位可憐的傢伙」,以此來傳達樂曲結尾那種幽默又帶點同情的失落感。
中斷的小夜曲 音樂風格
德布西在巴黎的萬國博覽會上,曾聽過來自西班牙安達魯西亞地區、帶有吉普賽色彩的弗拉明戈歌舞演出,之後便對西班牙音樂深深著迷。後來他也在《中斷的小夜曲》中加入了吉他撥弦般的節奏、接近 flamenco 情歌與 cante jondo 的旋律線條,讓這首前奏曲帶有鮮明的「西班牙味」。
德布西巧妙地運用變化的速度和音樂素材來表現出小夜曲被打斷的感覺。全曲在風趣的手法下流露出詼諧的氛圍,有點「對西班牙情歌與戀人的幽默詼諧」。這首曲子的特點之一就是它「中斷」的效果,就像是一個優美的小夜曲在演奏過程中被突然打斷,然後又重新開始,效果透過快速和突然的節奏和調性的變化來實現,使聽眾意想不到。
中斷的小夜曲 樂曲解析
像吉他撥弦那般
quasi guitarra

半音音階
第60至63小節,低音部分出現了由F、降G、還原G、隆A和還原A組成的半音音階,此部分的音階走向在過渡至下一樂句時,產生了一種連接而緊密的效果。

吉普賽音階
吉普賽音階(也稱為弗拉明戈音階或和聲小音階的變種)是一種特殊的音階,經常被用來產生一種東方或異國的音樂風格。這種音階與傳統的大音階或小音階不同,其結構特點為:
- 首音(基音)
- 小二度
- 大二度
- 小三度
- 完全四度
- 增四度/減五度
- 完全五度
- 大六度
- 小七度
其中最具特色的是在四度音階上增高了半音,形成了一個增四度,從而在整個音階中創造出了兩個增三度音程。

在德布西的《中斷的小夜曲》中,他運用了這種吉普賽音階。在第56小節的右手旋律中,可以看到A和降G兩音組成的增三度音程。這是德布西在音樂中喚起西班牙風情的一種方法。

平行和弦
平行和弦是一種常見的和聲技巧,特點是連續進行的兩個或更多的和弦沿著同一個方向移動,中世紀的奧干龍也是這樣的。
在傳統的功能和聲中,各個和弦之間的關係往往基於它們的根音和和聲功能。然而,在平行和弦的進行中,每個和弦都被視為一個獨立的單位,並且和弦的選擇主要由旋律線的需要來決定。
德布西在鋼琴前奏曲中常常使用平行和弦。例如,在《古怪的拉威奴將軍》中,他在開頭處將大三和弦和小三和弦排列在一起,聽起來就像是和諧卻又不協調的三和弦的響徹,又或是《沈沒的教堂》的開頭處。

在中斷的小夜曲,德巧妙地利用了平行五度作為一種頑固伴奏音型(ostinato),以模擬吉他的伴奏方式。這種音型由一組重複的音符或音節組成,不斷地在整個樂句中反覆出現,創造出一種旋律上的堅持或固定,進一步強化了異國風情的音響效果。
逗趣節奏
德布西巧妙地利用節奏和拍號來模擬「打斷」的效果,從而強調這首曲目的主題。他運用了兩種主要的策略:強調非常規的節拍和變更拍號。
從直接標明哪裡要停下來以外,像德布西這邊就突然把重音放在第三拍,而非一般的第一拍。這種節奏改變給人一種「被切分」的效果,增加了音樂的驚奇感和不確定性。

德布西改變了拍號來模擬青年男子的情歌被打斷的效果。他首先以二四拍子呈現悠閒的速度,然後在三八拍子處標示了「易怒的,生氣的」(Rageur),模仿年輕男子被打斷時氣急敗壞的吉他聲。,兩種情緒與拍子來回快速切換,這種突變形成了強烈的對比和詼諧效果。

深沉之歌(Cante Jondo)
德布西也運用了深沉之歌(cante jondo 或 cante hondo)的特點,一種源自西班牙安達盧西亞地區的傳統民歌風格,被認為是弗拉明戈音樂的核心。該詞的字面意思是”深情的歌”或”深沉的歌”,反映了這種音樂的情感深度和強度。
深沉之歌的旋律充滿哀傷和激情,且具有強烈的即興風格。其特點為節奏自由、裝飾音多,常配以吉他伴奏,表達強烈的感情。這種音樂形式的起源可追溯到安達盧西亞的吉普賽人,並深受阿拉伯音樂的影響。
在曲子中,他沒有直接引用深沉之歌的旋律,而是採用了它的特點來創作旋律。例如,他使用了F、隆G、A、降B鄰近的四個音,以重複的方式並加入倚音,以此模仿安達盧西亞民歌風格的深沉之歌。


非常謝謝你的閱讀,看更多相關文章?歡迎到RosyArts古典音樂專屬頁面:連結
延伸閱讀:
德布西的《沉沒的教堂》—— 探索深海的伊斯古城 | 創作背景與音樂分析
參考資料:
